森兰赛艇驿站(一号驿站)
随时消失
绝大部分建筑师不应该(没有资格)为地球(空间珍贵如斯)留下所谓永久建筑,而是提供特定的那几十年、几年、几个月或者几天之内所需要的一些房子或空间。森兰赛艇驿站是一砼设计基于此种信念而设计建造的可以轻声出现也可以随时消失的建筑。
基地在上海浦东森兰的滨水公园内,河对岸是数栋从各地迁建过来的历史保护建筑,而背景则是商务商业中心的高楼大厦,在这片都市绿野中为人们提供一个场所,下水划桨或岸上休憩,一个栖息和欢乐之所,也许没那么豪华,但自由。
越轻越好
这是一个避免所有过度设计手法的简易盒子,所有的功能和与之相应的结构都是必需品,推演到建筑的建造上也绝不浪费一点重量和工序。整体建筑采用钢结构搭建,悬浮于草坪之上,是为了让基础的施工可以用点状基础来实现,最小限度的干涉原有地形和径流;包括屋顶、窗框、隔墙在内的所有建筑构件都采用最轻量化材料,够用就好,最轻就好;定制的建筑地面钢框水泥板是建筑中最重的构件,这样一座轻建筑抵御台风的横扫靠它们了,打磨后的水泥表面就作为驿站的地面,不再装饰,放艇,足矣;所有电路灯具选用标准化产品明线明装,物理方法视觉躲避,检修更换无比方便;吧台货柜等固定家俱与建筑构造统一,一体化制作完成,避免装修、软装的无谓浪费与矫情;透明和磨砂两种亚克力板隔断出必要的室内外空间,由于其轻质让大量采用的窗框减小到了最小的尺寸和重量,轻松推拉敞开闭合,畅快拿艇。一丝不苟的为所有部件减重,为所有工序减步骤,让这房子在8天之内在森兰水岸边从无到有。
够用就好
建筑功能是休闲和艇库两个功能的链接,标准的3米开间6米进深空间模块连续组合同时满足休闲空间和船艇存放空间的尺度,适应小到桨板大到八人赛艇的存取要求;延伸整个南北立面的标准化六扇推拉门系统满足船艇收纳取出的便利操作和人员进出的便利;户外布置的20米浮动码头、木台阶、卵石路、洗船龙头都依据原有植被空间条件布置,最便利使用,最小限度破坏(虽然破坏了也能用时间和钱修复)。
可复制
森兰赛艇驿站是一砼设计为森兰片区所构想的“水上森兰“计划的实施起步,这种轻建造方式展示了实现全面共享水上水岸休闲运动生活方式的便捷路径。而其模数化的组合方式使其具有灵活的平面尺寸和排布模式,适应各种场地布置需求。为全民服务的基础设施需要以便捷的、轻质的、灵活的建造形式出现在市民需要的城市水岸公共空间内,只有普及基础服务设施才是真实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自然于公众,还欢乐于公众。这种轻建造方式以临时建筑、可移动建筑、景观构筑物的定义模式实现最大限度的布置可行性。森兰赛艇驿站为森兰片区构建设施齐备、服务完善、管理成熟的水上共享社区示范了高效务实的执行路径,希望能为国内水域水岸开发利用的公共设施建设提供可行的模式选择。